(评论)顾海良: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升华
在中国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高度,用辩证思维审视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构建了以理顺国民经济周期为主的发展新格局, 科技创新激发新的发展势头,改革深化激发新的发展活力,对外开放水平高,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创造新的优势。 系统阐述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探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经济关系的发展和走向,促进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升华。
把握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历史特征,升华政治经济学在新的发展阶段的辩证方法和战略思维
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不仅因为它涉及经常变化的史料,还因为它总是研究在一定历史阶段变化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过程的趋势和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准确判断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替节点的历史变化和趋势,深刻把握了新的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学的内在规定。
中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前景总体良好。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在推进现代经济制度建设中,经济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率提升、动力转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和突破。特别是面对各种经济社会风险冲击和艰难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强的应对能力、经济实力、创新活力和抗风险能力。但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有的是结构性慢性病、制度性症状和经济发展多年周期性变化相互作用造成的,有的是目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造成的。特别是新冠肺炎突发的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流通和周转受阻,整个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冲击;与此同时,新冠肺炎肺炎这一全球性流行病加速了世界在过去一个世纪中正在经历的变化。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非经济因素冲击。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在一些国家抬头,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和政治格局正在经历快速动荡和深刻调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将面临更多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风险考验,但中国的制度优势显著,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空间广阔,经济潜力充足,弹性强,摇摆空空间大。中国社会稳定、治理效率提高和许多政策工具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经济发展“大局”仍在掌控之中,改革发展动力依然强劲。要辩证分析和全面认识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和百年来世界空前变化的大局,必须深刻把握和充分认识我国重大社会矛盾转化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准确认识变化,科学应对,积极求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全面跨越。
在新的发展阶段,抓住主要社会矛盾,牢牢把握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发展势头、新的发展活力、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辩证方法和战略思维,已成为新的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学理论升华的显著标志。
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经济运行,升华新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学的整体视野和境界
无论是“教育新机器”还是“开新局”,都必须牢牢把握我国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主要社会矛盾与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要求,以解决和处理主要社会矛盾为枢纽。
以此为枢纽,必然会凸显出在国民经济平稳循环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并存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中国内需的潜力随着“美好生活”满意度的逐步提高而不断释放,促进了国内大循环日益强大的活力,成为解决主要社会矛盾的重要方面。
以此为枢纽,必然凸显科技创新激发新的发展动力、深化改革激发新的发展活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创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紧迫性。在新的发展阶段,要解决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足的现状,必须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这已成为改变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足现状的根本要求。
以此为枢纽,必然凸显出通过共建、治理、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的必要性。在新的发展阶段,适应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深刻变化,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完善全面、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处理和解决重大社会矛盾的现实基础。
无论是“教育新机器”,还是“开新局”,都存在一个如何处理整体经济运行与环节关系的问题。马克思在解释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时指出,“一定的生产决定了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以及这些不同要素之间的一定关系”,而“生产在单方面形式上也依赖于其他要素”,“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所有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赋予了马克思新的时代内涵。
在经济运行中,要努力开放生产、流通、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建立以平滑国民经济周期为主的新的发展模式。必须防止从经济运行的单一环节或局部过程来看待发展,避免根据暂时的经济变化静态或片面地判断经济趋势。坚持以供方结构改革为主线,抓住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础,形成更高层次的需求拉动供给和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增强供给体系对内需的适应性,使生产、流通、流通和消费更加依赖国内市场,全面探索新发展阶段“培育新机器”、“开新局”的新优势和新方向。
总结经济理论的历史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升华“系统经济理论”的新内涵
“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经济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重要论述。当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总结了“系统经济理论”,提炼和总结了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坚持新的发展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以新的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实践中已经形成”。可以说,这是对“系统经济理论”的再概括,提出了七个“坚持”,即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坚持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坚持适应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加强宏观调控,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部署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这一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至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五年间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概括。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再次触及“系统经济理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对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制度、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这些重要判断实际上构成了“系统经济理论”的学术和理论基础。
在“系统经济理论”的新总结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对以前形成的一些重要理论进行了新的总结,而且对新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如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模式的理论、全面发展与安全的理论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有效地指导了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这些概括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新特点、新规律,对新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学“中国智慧”的理论升华。
明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升华政治经济学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思想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阐述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学,如何发展政治经济学,升华了政治经济学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思想智慧和理论基础。
第一,要从国情出发,从中国的实践中来,到中国的实践中去,写关于祖国的论文,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有中国特色,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直主张“从当前国民经济的实际出发”,即从实际和现实的经济关系和经济问题出发。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新的发展阶段的各种经济现象,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致力于经济实践。新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应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说到底是对这一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理性认识的深化。
第二,要深入研究,审时度势,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充分反映实际情况,使理论和政策创新有据可循,合情合理。在新的发展阶段,“培育新机器”、“开新局”的关键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新的发展势头。如何形成新的发展势头,如何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这是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理论和政策问题。特别是要尽快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也要通过观察真相做出新的举措,也要有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这些都是新的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学科指南和方向。
第三,要把握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短期波动中探索长期趋势,使理论和政策创新充分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根本上说就是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行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回答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并不排除国外经济理论的合理成分。对于外国经济学,特别是西方经济学,要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自己优先,自己利用。不要照搬反映资本主义制度属性和价值的内容以及思想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坚持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专题讲座。
第四,树立国际视野,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解决方案。经济全球化仍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国际经济互联互通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间分工合作、互利共赢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计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政治经济学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的发展阶段的理论升华。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新时期研究员顾)
(责任:臧亚蒙)
标题:(评论)顾海良: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升华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