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民时评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全国省、市、县各级机关社会服务部门资讯信息,以及社会相关的组织、机构、单位、个人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时评信息及资讯动态。

主页 > 新闻 > (观点)谁让孩子在人脸识别下“裸奔”?

(观点)谁让孩子在人脸识别下“裸奔”?

来源:人民时评网作者:史承泽更新时间:2020-10-09 07:27:01 阅读:

人脸识别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和应用,已经不是第一次进入课堂了。然而,通过人脸识别和表情分析来把握学生的阶级地位仍然不能克服安全和技术伦理的障碍。

课堂是新的教育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其专长的场所。教育创新和技术应用没有错,但要立足于服务学生和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不是用技术束缚和控制师生。

如果不能满足基本要求,不能保护学生和教师,这种教育创新就走错了方向。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技术为人服务,而不是人被技术所限制。如果学生和老师在一个布满摄像头的冰冷教室里无法控制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教育也缺乏适当的温度。

同样,利用人脸识别进行监控,并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会陷入侵犯个人隐私、收集个人信息的怪圈。对于学生、老师、管理者来说,不是双赢,而是三输的结果。再者,不提人脸识别涉嫌侵犯隐私和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反而进一步影响了孩子健康的人格。

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人,而人脸识别技术显然是反教育的。被监控的学生和老师连安全感都得不到,生活在一个被人为监控的教室里。学生和老师都活在“戏服”中,行为思想只会被异化。

人脸识别是一个大生意,学生和老师不能是这个生意的一部分。更何况付出的代价是隐性的、潜在的、长期的,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和伦理框架下是无法接受的。

很难说新技术的出现是创新还是退步。用在对的地方,就是创新,不然就是退步。技术是中性的,但人不是中性的。我们可以理解教育企业对技术的追求,但也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遵循客观规律和社会规范。不是所有的技术都可以无限嫁接使用。教育创新要么是把最先进的技术搬到教室,要么是创新。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也不能忽视人的成长规律和孩子的特殊属性。

无视道德伦理,无节制的使用技术,其实是对技术的滥用。虽然人脸识别是一种趋势,但它正在逐步建立和探索。没有完全的市场认可和政府许可,人脸识别最好远离教室。

技术滥用的背后,其实是法律法规的软肋。做什么,做什么,做什么都会有风险。如果教育公司和科技公司不能完全掌握,就应该有这样的机构来控制,控制它的人需要有规则可循。至少在这轮人脸识别进教室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没有有效的论证,也没有哪个部门带头处理。作为联系学生的一道防线,学校有义务承担,上级部门应给予支持。但是公立学校外面的教室是“法外场所”吗?这个环节恐怕还需要工商、教育等多个行政部门的联合行动。

就人脸识别而言,原因并不复杂。企业只要多思考一点,既要照顾用户体验,又要照顾用户群体的特点,法律法规在决策时也不难调整。从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宣传来看,说明企业没有有效的自律。

技术是好的,但不能滥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以人为本。

(人民评论网评论员程世杰)

标题:(观点)谁让孩子在人脸识别下“裸奔”?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人民时评网介绍

人民时评网是全方位收集发布国家社会领域重要政策条例及相关专家学者的分析解读,收集发布备受社会关注的政治、经济、生活、防灾等领域信息,是最权威、最实用的社会类资讯信息网站。人民时评网紧跟社会发展最新动态,聚焦国家社会领域焦点敏感问题,及时提供围绕社会服务的社会舆情、社会援助、社会监督、社会维权等,为社会部门和社会工作者提供系统完整前沿的政策社会信息体系,为社会提供极具代表性、真实性的社会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