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科技创新,引航中国科技巨轮乘风破浪
本篇文章1562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主持了几次专家座谈会,与与会科学家就“科技创新”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他强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的科技解决方案,更需要加强创新作为第一推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基础研究,做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腾飞中国科技创新的翅膀。
科技兴,民族兴,科技强,国家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发展科学技术,做好科技创新。因此,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破制约科技发展的桎梏,提高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从0到1实现更多突破,充分发挥科技的渗透和颠覆作用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放松科技创新的分散化。要深化科技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速度和有效性,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增强科研院所的活力和积极性,完善科研院所的制度规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研机构,深入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实施科技企业“配送服务”、“分散宽松”改革,着力培育一大批行业顶尖创新企业,进而推进创新城区、创新城市、创新省份建设,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加强对科技领域的重视和支持,在资金、政策和技术上给予优惠,鼓励社会资本和企业加入科技领域,深化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我们将继续扩大科技开放,积极利用多边合作机制和各种合作渠道,相互借鉴,加强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和研究,培养和探索原始创新能力,创造热爱科学、尊重科学、鼓励创新、应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加快科技创新能力现代化进程。
密植和培育土壤可以保证基础研究充满信心。一方面,形成以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基础研究战略部署,制定基础研究总体规划,增加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完善基础研究投资机制,增加对长期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重点团队和研究基地的稳定支持。同时,探索和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资体系,拓宽基础研究资助渠道,提高基础研究投资比例,支持企业和新R&D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基础研究时间长,成果慢,要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认真落实尊重科研人员作为科研主体的地位,加强对承担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团队的支持和激励,探索实施年薪制和学术休假制度,减少不必要的科研课题检查, 确保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科研活动中,拥有更大的科研自主权,建立科研信用体系。 对科研中的不诚信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培养和形成优良的学风和科研作风,给科学家和科研人员足够的成长时间,保证科研人员能坐在“冷板凳”上。
完善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培养,夯实科技创新骨干。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未来科技队伍的骨干和中流砥柱。因此,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大学、中小学课程中注重培养年轻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利用互联网plus、人工智能、大数据搭建科学交流平台,让科学研究飞入寻常百姓家,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加强培训和训练,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青年科研团队建设,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的科学素养和技能,增强他们开展科技活动、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拓宽青年科技人才职业发展渠道,打破只学历、只论文、只年龄的晋升倾向,为其提供更多晋升机会,不断采取早期选苗、重点扶持、后续培养等特殊措施,在实践中发现、培养、培养、造就青年科技人才;加强资金支持,逐步改善和提高他们从事科研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让他们安心地投身于科研。通过实施绩效管理等激励措施,可以激发他们的高度科研热情、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来源:宣讲家。com)
本文链接:71/2020/0914/1100738.shtml(请保持转载)
作者:山东荣成档案馆
标题:(评论)科技创新,引航中国科技巨轮乘风破浪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