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翰通餐饮文化发展中心创始人白学彬
本篇文章8555字,读完约21分钟
须弥梦想藏食雕,传承文化引潮头
——访北京国翰通餐饮文化发展中心创始人白学彬
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每个人的选择各不相同。有的人选择破釜沉舟,奋力拼搏;有的人选择卧薪尝胆,等待时机;有的人选择铁杵磨针,精诚所至。因为选择不同,每个人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都会演绎着别样的风景。正如三十年前,面临人生挫败的白学彬站在十字路口前,毅然决然的选择弃武从文,投身食雕艺术领域,走出他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食雕艺术在中国烹饪艺术领域中始终是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它集绘画、雕刻和造型为一体而别具一格,颇具意韵,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国粹。白学彬如痴如醉,从零出发、专注学艺、打磨技术,终习得一手出神入化的食雕技艺,自此,食雕大师“京刀白”之名便蜚声业内,这对中国食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白学彬在个人成就基础之上,出于对行业的兴趣与对事业的责任与感恩,多年来编纂书籍、开班收徒、热心公益,回馈社会,让中华传统食雕艺术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正如他所说的要用毕生的精力,来做好这件事。为此,他一路努力着,追逐着,实现着,成就着,也幸福着。
这就是白学彬常说的艺术魅力。以食雕文化彰显中华之美,用创新技艺引领行业潮头,凭借着精湛绝妙的技艺和谦逊向学的态度,他在新时代的食雕之路上书写着自己的传奇故事。
弃武从文 , 技艺大成
白学彬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小山村,母亲在他年幼时因病离世,父亲独自抚养他及四兄弟长大成人,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白学彬的父亲是抗美援朝空军出身,骨子里有着军人的铁血和武人的豪情。在退休后,父亲非常希望他能够子承父志,投身到报效国家的队伍当中。然而在1992年,年仅18岁的白学彬因酷爱武术,加之心中有一股闯荡天下的万丈豪情,拒绝了父亲离休留给他的铁饭碗工作,带着“我辈岂是篷篙人”的雄心壮志和满腔的执拗,怀抱着无限梦想和自己“想象的世界”,不顾家人的反对,第一次踏上了追梦之路,离开生养他的故乡,独自一人来到向往的首都—北京,追求他的“保镖”梦想,原本希望能够像当时热播的少林寺霍元甲一样“行侠仗义,独行江湖”,却不料被人所骗,掉进了一个黑保安公司,这是他如噩梦般的65天,至今回想起来历历在目。与梦想严重背道而驰,期间的巨大落差令白学彬深感挫败,他内心充满懊悔与迷惘。每每回想起在他临行前父亲东借西凑来的850元钱巨款和父亲充满期望的眼神时,更是觉得愧对家人,而现在一无所有,怕也无颜回乡面对亲人,顿时倍感无助,不禁叹息前途何在?痛定思痛,白学彬决心不能这样继续荒废人生,一定要逃离这个地方,他决不能向命运低头!
命运就这样巧合,上天给你关了一扇门就一定给你开了一扇窗。希望的光在这一天降临,终于在一个寒冷漆黑的深夜,一无所有的白学彬顶着刺骨的寒风,终于逃离了出来,无奈的是却无法避免要面临露宿街头的现实。他走在分不清东南西北深夜的马路上,随即一辆夜班车停靠在他的身边,伴随着售票员急促的吆喝声,他上了车,就这样到了他小时候课本中最向往的“北京天安门”。当鲜红耀眼的五星红旗在一片粲然金光中冉冉升起时,他的心情无比激动,看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白学彬心中好似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他暗暗下定决心,不论发生任何困难,他都要重新站起来在北京干出一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事业”。而当下第一步,吃饭、住宿是他最为迫切又急需解决的,,于是他走进了一家小酒店,无奈的又一次成为酒店一名保安。他认为,只有先解决生存问题,才能有机会来寻找和创造他人生的可能。于是,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安排,他也因此邂逅了自己这一生的最爱——食雕艺术。
在我国,食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的《管子》一书中已有“雕卵”的记载,至唐朝和宋代,食雕已成为风尚。直到如今,食雕更是在我国享有“中国厨师的绝技”和“东方明珠饮食艺术奇葩”之盛誉,更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是艺术的结晶体现,也是中华五千年的烹饪文化长河中传承下来的一门独特艺术。
当年在酒店做安保的工作时,白学彬无意间发现厨房师傅能用一把小刀,将寻常的胡萝卜雕刻成活灵活现的小鸟、小花和人物等各种栩栩如生的造型时,觉得十分玄妙,一瞬间就被深深地被吸引住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白学彬的内心仿佛有一个坚定地声音指引着他。他坚信,食雕才是他真正要走的路。面对食雕零起点,他心志坚定、勤奋刻苦,时刻保持着“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斗志;面对困难,他毫不气馁、潜心钻研,始终坚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他为了好好学习并尽快的掌握这门技术,从书店买来全部有关学习食雕的书籍,在白天从事保安工作之余,利用空闲的时间向师傅学习,而晚上则利用地下室电梯的昏暗灯光,在别人酣睡之时,强忍疲倦,睁大双眼,一板一眼雕琢着他心中的梦想。对于常人来讲,一天的辛劳尚且足以令人身心俱疲,而对白学彬来说夜幕的降临才是他真正为梦想奋斗的开始。
于白学彬而言,与食雕的相遇就像是一场恰到好处的精心安排。原来,早在年幼时,白学彬就曾被大哥一手精湛的烙画技艺深深吸引,而他出生的河南南阳更是素有“玉雕之乡”的美名。可以说,白学彬从小就深受绘画艺术与玉雕文化的熏陶,这份喜爱在他尚未意识之时,便早已深深埋进他的心中。白学彬这样说:“我学这门技术完全是天赋和兴趣使然。”靠着他极大的爱好、不言放弃的精神、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坚定决心与执着,促成了他如今精妙绝伦的食雕技艺。
回想当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武术,转而投向让他为之兴奋的食雕艺术的怀抱,是因为白学彬发现父母赋予他的这份艺术天赋,他一定要利用好。食雕和绘画是有很大关系,这种静态的艺术让他弃武从文是冥冥之中注定好的。自此,他开始废寝忘食潜心学习追求食品雕刻,并将名字中的文武“斌”改为了文质彬彬的“彬”,以示自己“弃武从文”之决心。
随着时间的流逝,白学彬付出比常人双倍的努力,他虚心学习绘画和其他雕塑造型等艺术修养,拜访名师,搏取众长在不断的充实着自己的艺术内涵,凭着超越常人的韧性与勤奋,一步步成功的用汗水浇灌着他的事业。“只要肯付出,就必有收获”,这是白学彬最坚信最喜欢的座右铭。两年后,学有小成的他第一次参加了北京市首届面点冷拼雕刻大赛,并成为令人瞩目的一匹黑马,杀出重围、一举夺金!荣誉给予的肯定令白学彬愈发自信,为了证明自己,攀登更高乃至更远的平台,白学彬后在1996年参加北京市面点冷拼雕刻大赛并第二次荣获金奖,并且在1997年和1999年参加北京市第三届烹饪大赛等奖项中连续荣获金奖;后又连续4年参加了《四川烹饪》年度评比并荣获第一名;特别是2003年,全国业内最高级别技能竞赛“第五届全国烹饪大赛”荣获金奖,让他比赛技艺达到了顶峰;
勇往直前不停止,奋发图强争第一。须弥梦想藏食雕,传承文化引潮头。更传奇的是在2017年功成名就的白学彬,也就是他全国招生开班教学8年后,在高手林立新人辈出的盛行食雕时代,在重重压力和挑战之下,他竟然依然又一次参加了河南省第七届烹饪技术大赛并成功又一次荣获特金奖……
时代在变、年龄在变、食雕艺术也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白学彬的自信、执着、坚守、且不渝言败的那颗心;在无数次的挑战自我极限的比赛实战中,在痴迷与血性的拼搏中,一步步的提高着自身的技艺水平,同时在一次次的获奖荣誉中,白学彬似乎也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完美的证明了以前付出的艰辛与心血汗水都是值得的。他清楚的明白,今后的路同样还需要靠自己不断的学习与付出,因此希望能够攀登食雕艺术的最高峰,乃至成为行业食雕中的一刻明珠,从而为食雕艺术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方可报答家人,使其为之骄傲,从而报答社会、传承宏福。这就是指引他成功前进的动力。
人生是一杯久置馥香的茶,唯有经历过苦涩,才能品尝到期待的甘甜。害怕苦难的人总是浅尝辄止,而白学彬却总是能在黑暗中坚定地向前,不在跌倒时退缩。
推己及人 ,编书授徒
食雕是柔软的,也是坚硬的。在白学彬的妙手神功下,再平平无奇的食材都可以幻化为日月星辰,挥洒光芒。做雕刻,一定得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量料取材,因材施艺”是白学彬最大的艺术风格,作品雕刻之细致、线条之流畅、图案之精美,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他雕的腾龙,则气势汹汹,蜿蜒多姿,形态逼真;雕人物,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绘声绘色;雕情景,则如鬼斧神工一般,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雕字画,则鸾漂凤泊,笔酣墨饱,入木三分。可见其食雕作品气韵浑然天成,妙趣匠心独具,自称一派。
如今的名利双收,令白学彬不甚欢喜,但他也并没有因此满足现状,停下打磨技艺的脚步。1995-2002年白学彬在餐饮界当时非常畅销的《四川烹饪》《中国烹饪》杂志、《餐饮世界》等杂志投稿,怀着对技艺的自信与追求,面向来自各派的全国技艺高手,白学彬又在花样彩拼等技术中不断挑战自我并进行投稿,且数次在年终一次的评选中获得最高排名,直冲最高目标,他也因此创下了当年全国厨师为数不多的获奖红人之一。
因为精湛的手艺与特有的人格魅力,无数有志之士纷纷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拜师求艺。1999年,白学彬收下第一批弟子;2000年,他正式开办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其间,为便于教学、培育人才,白学彬开始将自己的所学编纂成书。为了给业内的后辈提供借鉴,他悉心总结经验、倾囊相授。为了能在书里插入精美案例,他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的学习摄影和制作精美食雕作品,编辑成册。自2005年至今他已经连续编著出版了《新编浮雕·镂空雕技法与应用》《新编凤雕技法与应用》《新编果盘装饰技法与应用》《主题食雕》《时尚盘饰创意和制作》《创意盘饰设计与制作》《瓜雕宝典》《食雕盘饰创意制作》《蔬果花酱简易盘饰》《最新食雕技法》等十几本教学用书及影像资料。
可以说,现如今年轻一辈的食雕主力新秀们乃至国内有较大一部分学子,都是看着他出的书而学习并掌握这门手艺的,加上白学彬20年来所培养的职业技能人才过万人,学员遍布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学子,且都在各大业内赛事中摘金夺银成为现在雕塑艺术领域的主力军,多次被电视台和媒体的竞相采访报道。
中国烹饪的食雕艺术性极高,它不仅是观赏的盛宴,更是作为盛器高档宴席以及大型经贸交流等美食展台不可或缺的重要雕刻品种,自2010年以来,白学彬及弟子率领他的制作团队,为全国各地数个西瓜节种植地制作西瓜创意雕刻展台和表演,同时他本人也连续12年为北京大兴西瓜节设计制作瓜雕艺术,因此也被北京市大兴区政府颁发“特殊贡献奖”荣誉。
说起西瓜雕刻,大家也许不太陌生,它是以绿色的西瓜表皮和红色瓜瓤,利用浮雕和镂空雕等精湛其妙的几何图形技法,雕刻出神奇魔幻的各种西瓜灯等造型作品,特别是在年轻一辈的食雕学生们中倍受青睐。由于西瓜雕刻从视觉上更容易被人喜爱与关注,但由于技法上特别是中国传统的扬州瓜雕上更是学习比较复杂,当时在全国的书店里也没有一本专业全面详细易懂的图文教材瓜雕书籍,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技艺更需要去传承,瓜雕技艺更是迫在眉睫,必须有人来担起这份责任。因此,白学彬根据60年代一本已经绝版的《中国瓜雕奇葩》,这是当年学习食雕时候在旧书市中淘回的一本黑白文字图案的老书中吸取能量并掌握这门技艺,当时要学习只能在少数老一辈食雕师傅和厨师技校中才可学习并掌握这门技艺。所以白学彬感到历史的责任与意义,他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不断技艺创新的积淀,历时4年终于在2018年,主编出版了中国食雕界唯一一本全面讲述西瓜雕刻技艺的《瓜雕宝典》彩色精美教材图书,它开辟了中国传统扬州瓜雕精髓技艺传承集大成,更是一本引领餐饮食雕艺术和现代时尚融合的风向标,当年乾隆下江南“御果园”扬州瓜雕的盛景好似又一次在当今重现。这本书一上市便在整个餐饮食雕界引起轰动,当时在全国各大书店就被食雕界和各大职校等食雕学子们的认可与抢购,时任亚洲大厨屈浩、 北京饭店国宝级大师郑秀生、 人民大会堂国宴大师王圣奎以及钓鱼台国宾馆总厨侯中华等等全国顶级著名尊师大咖和代表乃至整个餐饮界都给集无限荣誉于一身的白学彬送去了最诚挚的祝贺,并为此书纷纷代言,引起业界不小的波澜,这在餐饮界也及至少有的。相信白学彬的《瓜雕宝典》对今后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食雕艺术,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与传承和发扬,,必将人才辈出,匠心昌盛。
十年沉心勤钻研,一举成名天下知。白学彬秉承初心,持之以恒,尽管他获得过无数奖项,却从来没有因此而停止过自己前进的步伐。在他不断以心血浇灌出成功之花后,自然吸引了来自业内外的万千目光。多年来他先后作为特约嘉宾和专家评委,受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状元360》《美味中国》《艺术人生》《与你相约》,北京电视台《民以食为天》《今日点击》和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以及韩国MBC首尔电视台《世界共感》等国内外多家电视媒体的人物专访和绝活表演,在中国电影《味道男女》中,白学彬更被担任厨师剧情特别顾问,随后他又多次在《中国食品》等业内权威杂志开辟食雕专栏。特别是在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迎奥运农民艺术家作品展”上,作品被农业博物馆收藏并获收藏证书,在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各行业内的高手之中,白学彬是唯一得到中国农业部部长接见并颁发证书的厨师艺术家,自此,“京刀白”之名响彻业内。同年,白学彬也因此在国际餐饮奥斯卡之夜,荣获“杰出创新人才奖”。值得一提的是白学彬在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荣获最佳展示奖,光而不耀,和光同尘。这就是他当今食雕界的不败传奇;
凭着卓越的教学成果与行业贡献,白学彬受邀在北京联合大学任教,在更宽广的平台上为培育下一代食艺工匠而努力。与此同时,感于自身经历,白学彬也深知,兴趣的培养对于青少年来说的重要性,因此,除了在成人食雕教育上下功夫外,他还在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等学校开设“食雕艺术”选修课程,专门探索和教授青少年阶段的食雕艺术传承,以此来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认知与的兴趣,在他们的心中埋下食雕艺术的种子,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匠人精神。在每当望着课堂上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神,白学彬的心里满是感慨,学生们是幸福的,他欣慰于自己能够将所学倾囊相授,更欣喜于行业的发展后继有人。
回报社会 , 弘扬文化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学艺到传艺,从编书到授徒,在深耕行业将近三十年,在功成名就、满载荣誉以后,心中有爱的他,特别感恩授技与他的恩师--中国著名“食雕龙王”赵慧源,以及餐饮界的各方师长,从2016年开始,他就公开承诺为京城多位国宝级烹饪大师,每逢生日大寿等节日,他都亲自驾车多次自费买原料,连夜制作瓜雕作品摆放宴席餐台,以此行动来表达对那些在餐饮界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一辈师长和智者的敬仰,报答那些在成长路上给予他无私帮助的人们,更尽己所能地将这份智慧与爱心,传递给更广大的群体。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追求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就是心中常怀大爱。他从不标榜自己是圣人,但是他却一直走在行善的路上。因为他从小经历过挫折,所以深知黑夜里的呐喊是多么无助;因为接过旁人递过的树枝,所以深知寒冬中及时的帮助是多么温暖。如何传承中华食雕技艺,泽被行业后人,为“弘扬传统烹饪文化、展示华夏之美”更大的发展而出一份微薄之力,带着一颗谦逊之心,也希望能够回馈社会,积极贡献着自身的力量。白学彬告诫自己,不管自己处在何种高度,一定要怀有感恩的心,做到真诚无私的懂得回报社会,因为他深知被人成就的他,也一定要成就更多的人。他不仅在说,更坚持在做,多年来,白学彬以身作则,并一直坚持扶贫助残,开展无偿教学活动,在办校的学生中,他前后曾为35名特别经济贫困的学生减免学费,特别是2018年在贵州政府对口扶贫志愿的倡导下,他先后收了4名不同地方将近成人特别贫困的孤儿,免费收徒传授手艺培养成才乃至参加工作。近两年来,他公开经常发布寻找类似这类贫困人群,又成功的收了2名有当地政府开的介绍证明信学生,无条件为其免费传授技艺,在为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培养更多优质食雕技艺人才中,也在默默的为社会的担起这份责任;另外白学彬也在倡导健康饮食理念,拒绝残杀野生动物,积极推广健康素食厨艺,从我做起,以素为食,以善为福,以此做到减少杀戮,为心从善的行动号召中。宣传弘扬雷锋精神的正能量,用言传身教引导带动他的学生和身边更多的人。因此他也被任命为“南阳雷锋营北京雷锋志愿服务中心”主任的重任,传播雷锋精神,以自己在餐饮界的声望,号召并发起同行加入学雷锋组织志愿者队伍来,并多次带领他的他的弟子们到国家会议中心,鸟巢等国家重大活动中做义工志愿者,并经常多次在北京多地个敬老院和山区寺庙等做义工捐款等献爱心工作,很好的践行了当代活雷锋精神的红色使命,为社会和谐稳定与行业繁荣发展做出一点贡献。也因此,在2020年6月被授予“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白学彬弘扬食雕文化的朴素初心就像一颗种子,抵挡着岁月的漫长,最后长成枝叶葳蕤的模样。当他奔走时间山河,当他听闻闲言碎语,当他看尽车水马龙,那种存在于灵魂深处,神圣而又虔诚的热爱,从不曾忘记推动食雕技艺迈向更辉煌的明天。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精湛的独门技艺、伟大的人格魅力,让白学彬从平凡山村走向繁华都市,从命运低谷走向功成名就,白学彬不断追求卓越,创造了他精彩的艺术人生;时刻以传承中华餐饮文化艺术为使命的赤子之心则是让他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展现精妙技艺,弘扬中华文化,引领发展潮头的核心推力。
自2016年以来,白学彬先后被特邀承担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曾家山国际生食蔬菜高峰论坛”等国际会议及“北京中轴线”等食雕文化主题展会的政府接待、外宾宴席等大型展台的设计成功制作工作。特别是201年10月,中孟建交40周年,很荣幸的代表中国政府荣誉,随团出访孟加拉國做中国美食艺术表演,并在当地美食节期间通过孟加拉国国家博物馆和电视台做食雕才艺表演,影响非常热烈,当时受到了两国数名高官的高度赞赏,大使也情不自禁的掏出手机连续给与拍照,因为白学彬这个名字,让国外的人知道我们中国的美食,认识了我们精湛的食雕艺术文化,拉近了世界的距离,向世界更好的展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孟加拉国政府特别为白学彬颁发了非常珍贵的"荣誉大厨"奖牌。2018年10月,白学彬特别邀请了中国餐饮界的最顶级著名的烹饪大师和一路走来所帮助他的各方贵人师长等一百二十多人出席“白学彬从艺25周年北京感恩会”,受到了餐饮界极大的轰动,特别在活动中,白学彬被全球媒体“香港经济网”授予“亚洲食雕王”荣誉称号,并进行全球报道,这也是他行业中的至高奖项,更是对他在食雕艺术中的最大褒奖与认可。当时全球十大华语主持人欧亚华先生特给他题词寄予“用心人一定能成功!走出亚洲你能行!超越过去,选择自我”。并亲自为他颁奖,奖励他在食雕艺术事业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如今,在国际社会的舞台上,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乐曲正在缓缓奏起,世界各国人民都在欣赏它、赞美它、敬佩它。白学彬以一人之身传万众食雕技艺,将人间美味留存于万家心口,将中华餐饮文化艺术之美展现于世界之前,在行业内掀起“尊食雕、美食雕、习食雕”的风潮,在行业外引发“赏食雕、品食雕、论食雕”的潮流,将中华餐饮文化艺术美的种子种在国人心中,期待来日开出传承食雕技艺,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美丽花朵。
掌中三寸刀,悠然笑风云。社会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给它自己每个成员以必要的福利,保证每个成员能够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而每个成员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则是为大众福利贡献自己的全部能力,以报答自己所拥有获得的。做事果敢且有温度,为人柔软而有原则的白学彬,尽全力在平常的日子里搜刮生活藏下的所有温暖。在过去和现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自己所处的态势都是同样的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让自己觉得舒服,也让周围人觉得舒服。他觉得自己是齿轮,就是要转动,去发动能量、运作能量、传导能量。
白学彬为社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万众瞩目,赢得了人们极高的赞誉。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京刀白”在影响着我们当代食雕行业,成为了中国餐饮专职食雕艺术和菜品装饰领域的主力军,为积累行业经验,推动行业传承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看似简单的工作,白学彬先生却用20余载如一日,一直坚持雕,坚持教。他以一个平凡人的身份,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做有用的事,成就美好的事,把时间用在技艺上,破界跨界闯世界,他坚持在传承中创新技艺,在发展中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独树一帜,桃李满天下,名扬海内外,“白氏刀法”也遍布全国乃至全世界,颇有名望。如今这纷至沓来的是鲜花和掌声,诸多的社会殊荣与光环,同样为白学彬赢得了人生与幸福。
但白学彬却从未骄傲,也从未停止过对梦想的追求,历史扉页上属于他的传奇人生仍旧在缓缓书写,绽放出愈加动人的风采。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白学彬积极践行历史使命,传承传统文化,乘风破浪勇担当,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开拓创新,创造美好未来。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必将激励后来人,引领更多的有志之人投身到中国餐饮事业,从凝聚更多的行业发展力量,必将有力推动中国餐饮文化和雕塑艺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标题:北京国翰通餐饮文化发展中心创始人白学彬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钦州市明大检测公司董事长陈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