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工时评:文化传承需用好传统节日载体
今年中秋节恰逢国庆,可谓全国人民的双喜临门。上一次出现如此壮观的场面,可以追溯到2001年。
传统节日和国庆结合起来,人们能体验到的快乐心情似乎是双倍的,对家和国家感情的理解和感受无疑会更强烈、更直观、更深刻。
人为什么会有假期?首先,人在工作的同时需要休息、身心调节和放松。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离不开“吃”这个词,这个词大概来源于春节吃饺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
的确,人们以食物为第一要务,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其他东西无法替代食物带给人的那种快乐和充实。所以节日是靠吃来着色的,食物也是靠节日来固定和仪式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一代一代地呈现给人们,并与节日本身一起,成为整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但是“吃”只是这个节日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以中秋节为例,它是“中秋节”,象征着人们与月亮的团聚,珍惜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也是“丰收节”。秋天的节日和习俗集中在中秋节,从而使中秋节成为一个四季轮换的大节日。
天上月亮圆,地下人团圆。在明月当空的情况下,人们对月亮漠不关心,享受着回归自然的乐趣,分享着家庭的温暖和秋收的喜悦。这种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情怀和精神诉求。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传统节日都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和人情味,积累了中国文化的亲情和善良传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和谐、家国情怀、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是人们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为此,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这实际上从制度层面确立了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要让市民享受传统节日,首先要让人们了解节日和相关的传统习俗。社会应该顺势而为,加强节日的仪式感,让人们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激活和唤醒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延续和继承中华民族的千年文脉。
此外,我们应该将传统节日文化置于现代社会的背景下,进行更加生动有趣的文化创新,以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喜欢看到和听到的方式赋予传统节日文化新的活力,以充分满足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传统节日也能让时代焕发青春。年轻人不会渴望“洋节”。
传统节日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利用好这一载体,不仅关系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可以凝聚人心,保存文明,培养人民的爱国情操、家国情怀和集体意识,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和民族进步。这是一件大事,值得大惊小怪。
标题:(评论)中工时评:文化传承需用好传统节日载体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评论)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