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疫情之下,家庭如何打造成教育新阵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中小学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最长寒假。但是这个寒假可以让很多父母“担心”。照顾孩子的饮食和日常生活很好说,他们也需要致力于日常教育。陪读网络课,辅导作业,心理咨询...朋友圈里的“我太努力了”反映了父母走出家庭教育的舒适区后的不适应,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平时对家庭教育的不重视。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疫情,父母可能已经忘记了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一些家庭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这些家长习惯性地把学生成长的“责任”丢给学校,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班主任姓什么。
需要承认的是,很多父母在没有家庭教育的情况下,都有自己的困难,比如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或者文化水平低。但在各种借口的背后,有无数中国父母对“教育”内涵的片面理解。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教育是一个人在学校里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后剩下的东西”。一方面,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学习中积累的思维能力、修养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肯定了教育不局限于学习知识,简单到考试得高分,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共同培养。
教育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获得一定的社会秩序,学会如何在社会实践的语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学校教育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学校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道德规则和行为准则。但是,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学校是统一规则指导下的“同伴共同体”,那么家庭就更接近于“家长引导,孩子模仿”的互动学习共同体。父母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传递给孩子,同时又用自己的行为无形中影响孩子,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指南。
疫情给父母带来了陪伴孩子所需的时间,为整个教育界重新思考家庭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也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契机。家长可以借此机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从生活习惯的养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感恩与责任的教育、信息甄别能力的培养、生活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挖掘相关素材,从而收获一个更懂事、更成熟、更负责、更有担当的人。
当然,即使是学习成绩方面,家长的重视也是很重要的。因为相对于智商等先天条件,学习习惯和兴趣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更有用的人才,良好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抗疫即将胜利,但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不应该消退。家庭教育从幕后走向前台,让学生更多地成长为监护人和学生自己的事情。疫情期间以家庭教育为主的责任制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却留下了未来教育的基因。
作者:陆京华
标题:(观点)疫情之下,家庭如何打造成教育新阵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