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调研,解决企业微电机气隙难题
本篇文章1040字,读完约3分钟
团队成员:周世忍,徐志康,李俊杰,王旗伟,余荣飞,走访企业调研,并进行样机试用
中国微电机产量占全球70%,2023年市场规模达1,65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速超10%
国内现有超10,000家相关企业,产品覆盖6,000多种型号,不过整体以中低端为主,高端市场仍依赖进口。
企业调研:
经过调研我们团队(周世忍,徐志康,李俊杰,王旗伟,余荣飞)发现传统的气隙均匀性调节是通过人工装配以及人工去敲击微电机外壳,依赖工人的经验,合格率也只有85%,调节一个需要30秒,并且对于某些零件,工人甚至1分钟都未能调节好。
人工装配经常使气隙部调节不均匀,导致磁阻增加,电流上升,电机外壳模损并持续损耗、增温,导致外壳形变加剧,气隙均匀性增大,不断恶性循环。
根据调研发现的情况我们开始进行产品的研发与制作:
本项目经过3次技术评审,样机试用,得到了敏实集团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房鹤岗总经理的高度认可。
目前,团队与宁波正权电器有限公司已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共同推进本设备的应用与推广。宁波正权电器有限公司作为行业内的主要生产商,其微电机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如工业自动化、家用电器、医疗器械等。
团队负责设备的研发、制造以及后续的技术支持与优化;宁波正权电器进行设备的试用、测试以及反馈及行业资源。目前正在签订协议。
企业试用与评价:该设备在本公司试用三个月,生产了近10万个微电机,设备在微电机气隙均匀性、生产效率、合格率等核心指标上均达到公司要求,显著优于传统工艺。
设备可快速换型,成功适配多种型号微电机。并且单台设备可替代 4 名人工, 3 个月内回收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建议进一步优化设备维护预警功能。
社会效益:
提升微电机运行效率与性能
微电机的气隙均匀性控制依赖精密加工和装配,难以动态调整,直接影响其电磁性能、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项目通过监测转子运行电流,结合气隙均匀性与电流的数学模型,动态调整轴承座塑型变形,确保气隙均匀性,而提升微电机的运行效率、输出性能和使用寿命。
降低制造成本与工艺难度。
项目通过塑型变形调整技术,降低了对初始加工精度的要求,允许装配后通过动态调整实现气隙均匀性优化,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和工艺难度,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推动微电机智能化发展
本项目将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为微电机引入了智能化控制的新思路。通过气隙均匀性与电流的数学模型,为微电机的智能化、自适应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标题:实地调研,解决企业微电机气隙难题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