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在暑期实践中培养科学人格,勿需家长代劳
当夏天到来时,中小学生欢迎生动活泼的夏季社会实践。但记者近日走访北京科学中心,发现孩子在参与各种科学实践项目时,手是离不开的,因为他们的“动作”时不时会被家长喊出来、说出来,甚至会得到家长的帮助。专家表示,动手实践是培养科学兴趣的重要途径,家长应该放开鼓励,而不是什么都帮,一直“为别人做”。
所谓实践,自然是指中小学生要上阵,自己动手。如果体验项目是父母告诉的,甚至是为他们做的,体验就失去了意义。
据了解,本次暑期实践活动的主题是科学实践,北京科学中心为全市中小学生准备了由138项活动组成的科学“大餐”,以培养中小学生体验科学精神、感受科学魅力的素养。
众所周知,科学实践是一项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活动,过程是关键。只有中小学生全程参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的有效性。有的家长为孩子做,认为做一个漂亮的模型就能达到目的,这是对科学实践初衷的误解,是对科学实践机会的浪费。
在各种暑期社会实践忙忙碌碌的时候,需要跳出个案,定义一个更大的命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或者说什么样的社会实践适合中小学生?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到讨论的原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年轻人?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以《光荣归于青年》一文开启五四运动的陈独秀,文章中有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至今仍适用于青年。“青春如早春,如朝日,如百会的萌芽,如利刃的新发展,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总之,年轻人的气质要浑厚浑厚。正是在这种活力下,五四运动才能蓬勃开展。所谓五四运动,本质上是年轻人的社会实践。
今天的语境与一百年前完全不同,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其兴趣大相径庭。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的社会实践不再重要。年轻人社会实践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年轻人的气质,也影响了年轻人如何走向未来。
当今世界正面临第四次科技革命,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物联网等高科技正处于大爆炸的前夕。科学技术一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谁掌握了顶尖科技,谁就掌握了未来。但是,没有哪个时代能比得上现在这个时代对科技的尊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部分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都与科技有关。家长和学校都意识到,用科学实践塑造中小学生的科学人格,才能赢得现在,更好地面对未来。
北京科学中心的这次社会实践是众多以科技为重点的社会实践之一。但是由于家长对科学实践的了解不深,过度干预,这种科学实践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然而,在主要城市,仍有许多卓有成效的科学实践活动正在进行
搜索新闻发现,今年夏天,中小学生有许多以科技为重点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16日,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2019青年大学科学营全国开学典礼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来自海峡两岸、香港、澳门、东盟6个国家的2800多名中学生,带队老师和志愿者参加了开学活动;与此同时,另一个粤港澳高中生科技青年营也拉开帷幕:7月21日,第三届腾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营在深圳七星湾开幕,粤港澳100名高中生作为营员参加了开幕式。在接下来的一周,露营者将参观湾区的21个机构,与杰出的青年代表交谈,参与实践,并了解大湾区的尖端技术创新、商业和金融发展以及文化和艺术趋势。
这两个科学夏令营代表了目前年轻人的科学实践:一个是官方的,一个是民间的。多学科参与实际上反映了中小学生暑期实践中政府和人民同时努力的趋势。特别是民营互联网企业发起的科学实践活动,一端与企业和社会机构相连,另一端与青年相连。通过更加立体灵活的体验之旅,年轻人可以感受到“科技+文化”发展带来的生活变化,帮助年轻人实现自己的价值观。
据了解,以民间力量为主的腾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营今年已经举办了三次。以前的露营者大多已经进入大学阶段。青年营的经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在交流、互动和学习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每个年轻人都可以在自己亲自参与的科学活动和交流中欣赏当前的科学潮流,培养一个有远大抱负的科学人格,这不仅促进了自己的成长,也为国家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我们需要将现实与未来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我们尤其需要科技驱动的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实践。只有这样的社会实践,才能培养出真正守护国家未来的人才。
(人民时报评论网评论员王燕虎)
标题:(观点)在暑期实践中培养科学人格,勿需家长代劳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