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明厨亮灶”,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教育部网站近日发布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情况介绍,称要严格执行校长随餐制度,提高学校食堂“明厨明灶”覆盖率,对学校食堂进行可视化监管。推动地方政府和学校落实“明厨明灶”的目标。
数字/视觉中国
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学校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管理条例》明确提出,中小学、幼儿园要有领导陪餐,有明亮的厨房。学校食堂亮灶覆盖率超过80%,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力争实现全覆盖,这也是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的量化指标。目前仍需强调严格执行随餐制度和推进明厨目标。一方面说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这项工作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学校领导的陪餐和明亮的厨房一度被认为是上述规定的亮点。究其原因,在于过去中小学和幼儿园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刺激了公众的神经,触及了社会宽容的底线。对大理来说,这些事故对承载着祖国希望和民族未来的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隐藏的“黑手”和腐败问题也会污染孩子们的心灵。对小丽来说,校园食品安全事故直接降低了父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影响了人际和谐。
正是因为现实问题,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相关规定,教育部提出了《整治规划》等文件解决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问题,并提出按照规划要求实施“一个统筹行动”,完成“六项具体任务”,确保专项整治全面推进、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事实上,从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学校食堂亮灶覆盖率尚未达到目标要求可以看出,这项工作还有差距。此外,截至2019年10月14日,在专项整治期间,共更换食品原料供应商2352家,更换投料单位536家。也可以看出,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做好这项工作刻不容缓。
引陪餐、亮化厨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监管,明确、紧凑责任主体,做到“源头可追溯、目的可追溯、过程可控、责任可问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甚至杜绝问题。但如果陪餐流于形式,领导走过场甚至“吃小火炉”,这样的陪餐就有了虚名。另外,如果明厨明灶隐藏起来,让人雾里看花,甚至遮挡摄像头,或者不愿意把设备放进明厨明灶,明厨明灶的初衷就无法实现。
一切都是提前的,不提前就是浪费。事先要有跟进和督促,在激发主体责任的同时,也要有外部监督和推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学校食堂进行饭前拉网检查;要举办有学生参加的座谈会等形式,获取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领导也要“标记”自己的饭菜,便于追溯和评估;学校的责任人,尤其是校园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人,必须遵循“三不放过”的原则,增强食品安全责任意识。
校长陪餐制、明厨和《学校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管理条例》提出的要求,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只有记住后才能做的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应该成为学校自觉执行的常态化刚性制度和养成习惯的行为意识。提高立场和正确认识,要看到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是“不忘主动胸怀,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忽视了对群众利益的侵害。只有这样,“从孩子嘴里拿食物”的黑手才能被坚决斩断,孩子的“舌尖安全”才会有坚实可靠的保障。
(人民时报评论网特约评论员雷中哲)
标题:(观点)“明厨亮灶”,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