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做足功课”矫正野蛮生长乱象,研学旅行亟需标准化、专业化
近日,由人民日报人民文化旅游智库和中国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研究旅行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研究旅行现状、挑战与未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各行各业的专家和从业人员就研究和判断我国研究型旅游的发展特点、研究与旅游同频共振的难点和解决方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数字/视觉中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出行需求日益增加。每年寒暑假都是学生旅游的旺季,而海外游学也越来越受欢迎。有些父母花很多钱送孩子出国看世界,但效果并不理想。游学也成为各种中介盈利的主要渠道之一。供需差距导致许多学生无法理性旅行或学习,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形成素质教育的一个缺点。游学疯长,一片混乱。
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原文化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究旅行的意见》,提出了将研究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究旅行基地建设、规范研究旅行组织管理等要求。近三年来,学校、旅行社、文化、旅行社都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研究性旅游成为热门词汇。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究性旅行的意见》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中小学生研究性旅行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和集中住宿等方式,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但从这三年的实践来看,存在着简单粗糙、宣传夸张、产品单一性、同质化、缺乏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地方教育和旅游各有各的主导作用,成为旅游与教育的简单结合。
其实真正的学习之旅远非如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人生梦想,理论联系实际、寓教于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也是现代教育的精髓。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体验性和群体性都是不可或缺的。调研旅行更能满足这一点。做好调研旅行意义重大。
为了纠正研究型旅游野蛮成长的混乱局面,实现研究型旅游的良好目标,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研究旅行需要提高顶级设计课程的目标,统一价值观。要认识到游学是一种教育教学活动,是教育与旅游的跨界融合,不应该是表面的教育旅游。要标本兼治,努力达到游学的集体性、探索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目的。
其次,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制定科研旅行量化考核标准,细化课程设计、教师准入门槛、安全标准等各项规范。,设定行业标杆,规范行业底线,让学校。家长和旅行社都可以遵守规定。规范课程,专业化导师,规范行程。
第三,相关部门和学者应加强对研究旅行中混沌性质的研究和质量监督。比如针对各种博物馆“只旅游不学习”和走马观花的缺点,相关单位联手制定课程流程,设立学习教室,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孩子们生动的教材。再比如加强研究旅行基地建设,开发特色研究课程,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管理规范的基地和活动完全满足研究旅行的课程要求。
总之,在“出发”之前,各方都要“做足功课”,让“游学”活动精彩有趣,让学生在“旅行”与“学习”的良好联系中充分激发自己内心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开动脑筋,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
(人民时报评论网特约评论员韩玲)
标题:(观点)“做足功课”矫正野蛮生长乱象,研学旅行亟需标准化、专业化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