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本篇文章6233字,读完约16分钟
2020年6月2日,在新冠肺炎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就、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疫情斗争经验,深刻阐述完善我国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和机制、建设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部署重点任务。
一是深刻认识公共卫生的巨大价值和作用,不断增强建设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判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中国卫生发展改革的理论渊源、本质特征、基本规律和行动路径,指明了职业方向。自新冠肺炎爆发肺炎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及时果断地做出重大决策,并根据时代调整战略。与此同时,他对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防治重大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国家长治久安、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福祉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进行了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标志着我们党对公共卫生的重大价值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公共卫生体系,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而传染病始终是人民健康的重大威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防疫机构,坚持专业群、群防群控相结合,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改变了旧中国“每年都有重大疫情发生”的局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了新时期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继续强调“预防为主”,指导和加快公共卫生和应急体系建设,成功预防和应对甲型h1n1流感、h7n9和埃博拉出血热等突发疫情,重大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但传染病对人们健康的威胁一直存在,重大公共事件的风险从未远离。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再次敲响了警钟。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传染病和重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影响,强调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障国家健康的有力武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人民健康编织严密的“防护网”,筑起坚固的“隔离墙”。
疫情是命令。面对新冠肺炎突发的肺炎疫情,除夕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疾病研究所进行了紧急检测。照片由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提供
为确保国家整体安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传染病,尤其是新发和突发性传染病,不仅是传统安全问题,也是“百年未有之变”下的重要非传统安全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从国家整体安全理念出发,把预防和控制新发和突发性传染病作为生物安全的重大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和综合安全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和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疾病控制不力,传染病流行,不仅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社会也会付出沉重代价。”“对于像非典这样的重大传染病,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警惕,严格防范”。面对新冠肺炎突发肺炎疫情,党中央保持战略决心,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人民安全和整体稳定。新冠肺炎肺炎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随时可能跃起的“灰犀牛”。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和防范,坚持整体国家安全理念,加快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时刻防范卫生领域的各种重大风险,真正解决萌芽期和灾前问题。
要建设健康的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健康的基础,就必须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民健康在国家整体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人民健康,做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印发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特别强调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并给予优先考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的思想,把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时稳定应对重大新发传染病作为重要目标和职责。今年,中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脱贫的目标和任务,利用这一势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就越要充分估计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测的风险和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补短板,堵漏洞,扬长避短,巩固优势,加快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确保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实现目标。
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决打赢正常条件下的疫情防控歼灭战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总结了我国防治传染病的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指出:“这些成就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显示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国家卫健委党组对新冠肺炎应对肺炎疫情取得的实际成果进行了初步总结。综上所述,一是坚持党在疫情处理上的集中统一领导,实行“党政领导、部门配合、动员社会和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依法实施科学准确的防控。二是坚持预防为主,创造性地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措施,辅以必要的社会控制措施。第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集中患者、专家、资源、治疗,不惜任何代价挽救每一个患者的生命。四是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注重科研、临床治疗和防控实践的协调配合,加快检测试剂、疫苗药物、医疗设备和信息设备研发突破。第五,把党的群众路线运用到防控实践中,重心下沉,大门前移,建立严密的防线。第六,坚持自力更生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动员全国各地的资源和力量,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量力而行给予支持和帮助。这些经验在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应该珍惜和不断优化。
专家学者座谈会结束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进程中,我国迅速稳定地处置了新发地、北京、大连、辽宁、乌鲁木齐、新疆等地的聚集性疫情。,积累了应对和处理1000万人口以上城市、港口城市、边疆民族地区等方面的经验。,在2-3个潜伏期内有效控制疫情取得重要成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时研究掌握规律,进一步将实践成果巩固为制度成果,形成应对突发集中疫情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南。综上所述,首先是发现疫情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科学划定风险等级区域,快速进行流量调整和追溯,对社区实施精准管控。二是以核酸检测为核心,扩大预防,力争在3-4天内实现当地城市人员检测全覆盖。三是坚决集中隔离,准备足够数量的隔离场所,让所有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都能集中隔离。第四,一旦患者人数超过两位数,就要住进500张以上的医院。第五,每天发布信息,稳定社会情绪,科学引导预期。
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新冠肺炎召开抗击肺炎表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凝聚和阐述了中国抗疫斗争的规划、经验和精神,对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极大地激发了我们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增强了我们取得疫情防控最终胜利的决心和信心。目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国仍存在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的风险。“外线防守投入,内线防守反弹”的压力很大。随着秋冬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的到来,防控工作更加艰巨复杂。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以生为本、全国团结、忘我、尊重科学、共命运的伟大抗疫精神,进一步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重新排查防控漏洞,强化防控重点,重新落实防控要求,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与地方应急有机结合,及时妥善处置集中疫情,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第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建设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方向、思路和要求,为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提供了根本依据。
坚持公益性,强化政府责任。公共卫生是一项典型的公益事业,具有明显的群体效应和正外部性。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各级疾控机构、公立医院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毫不犹豫地率先行动。他们接管了整个系统中的病房或医院,并且是无障碍的。他们无忧无虑地与疾病作斗争,不放过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个病人,确保医疗不受费用问题的影响。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体系、公益性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优势得到充分展现。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要以保障人民安全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地坚持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将应对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绩效考核,促进制度完善、服务拓展、质量提高和人民健康权益保障。
坚持预防为主,把屏障往前推。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加大对预防的投入,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疾病的发生,显著降低社会医疗成本,为群众减轻疾病负担。SARS-CoV-2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对付的病毒之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药,但社区控制、减少人群出行和聚集、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集中隔离等综合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要立足于更加准确有效的预防,着眼于源头,预防疾病,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促进健康融入各项政策,努力做到人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的健康绩效。
坚持法治,实现法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力度越大,就越要坚持依法防控,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走上法治轨道。要建设一个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就要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下功夫,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相互联系、高效运行的法律体系,科学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及部门、行政机关和专业机构的职责,实现依法治理、有序参与、科学管理。同时,做好法律法规普及工作,提高全民守法意识,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保障。中国目前的公共卫生体系是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在新冠肺炎肺炎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不足和不足,主要包括能力薄弱、机制无效、动力不足、防治结合薄弱。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要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应对新挑战,着力推进公共卫生领域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强制度建设,要坚持、完善、建立、实施。推动坚持和巩固制度,完善和发展制度,遵守和落实制度,努力提高卫生治理体系的整体效率。
坚持平战结合,提高处置能力。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延迟一分钟可能会延误战斗机。要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必须完善重大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判断、决策、防控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分类、分层、分布式传染病等重大疫情的防控机制和救治体系,规划各种医疗物资和专业人力资源的补充途径和保障方式,做好国家和地方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夯实基础,高效准备,做到平时积累,应急使用。同时,要加强风险防范,提高监测预警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及时发现潜在和新兴的公共卫生事件。
4.坚决贯彻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从八个方面对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作出了部署和要求,每个方面都有丰富的内涵。卫生系统将被全面准确地理解,坚定不移地落实到疫情防控和卫生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中,落实到政策制定、项目规划和工作实施的全过程。
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以加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为重中之重,完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完善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强化发热门诊、药店等哨点门诊的监测作用,完善信息报告、风险评估和发布制度,提高早期发现和科学预警能力。推进现场调流与信息技术结合,打造高水平调流人才队伍。加强实验室网络建设,提高病原体快速识别和追踪能力。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实现监测预警、风险判断、专业决策和应急响应一体化管理,确保指令清晰、系统有序、实施顺畅有效。完善国家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定期演练机制,增强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乌鲁木齐疾控中心全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图为2020年7月25日,乌鲁木齐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采样一个海鲜市场的外部环境。新华社发布宋宁/图片
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围绕解决制约国民健康水平提高的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问题,加强早期干预和综合政策,持续实施15项专项行动,推进预防、治疗、健康和管理一体化,推动政府、社会和个人落实健康责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新更加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加强健康乡镇、健康城市和健康乡镇建设,推进环境卫生治理向社会综合治理转变,夯实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的基层基础。完善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改变习俗,固化一些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形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引导群众形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
改革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快疾控机构改革和能力建设,优化完善职能设置,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建立上下联动、防治结合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改善疾控中心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坚持保障与激励相结合,创新科研和社会化服务机制,调动机构和人员积极性。创新医疗预防协调机制,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增强传染病救治能力,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调。深化医学教育协同改革,建立适应现代疾病控制体系的人才培养和使用评价机制,拓展空室专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公共卫生事业。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图为医务人员在移动p3实验室工作。照片由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提供
促进公立医院的优质发展。优化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抓住国家“双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机遇,努力建设高水平医院,带动区域医疗服务优质发展,为建立和完善重大疫情分级、分层、分布式救治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根据区域疾病谱和重大疾病临床需求,加强学科发展规划,加快技术创新应用,打造品牌学科,培育优势学科,支撑薄弱学科,引领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完善中西医合作机制,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医院的急救和治疗能力。培育和提炼优质医院文化,进一步弘扬职业精神。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改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国家新体制优势,推进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一批新布局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平战结合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研究体系,支持重大传染病病原体溯源、致病机理、检测试剂、诊疗、疫苗等全链协同研究。加大卫生领域科技投入,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填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不足。,提高国产药物、医疗器械和疫苗的国际竞争力。重视生物安全风险,增强国家生物安全防御能力。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积极参与国际公共卫生安全事务,与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密切合作,加强国际传染病风险监测预警、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深入参与相关国际标准、规范和指南的制定,创新卫生援助机制和合作模式,共同构建人类健康与健康共同体。
标题:(评论)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评论)这是一堂深刻的思政课
下一篇:(评论)“今天的生活比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