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历经139次战斗洗礼,“钢刀”传人时刻保持永不卷刃的状态!
本篇文章2602字,读完约7分钟
——云南武警总队某支队机动中队
■解放军日报记者吴敏贺一书特约记者罗新
在云南武警总队某支队机动一中队的荣誉室内,上方的一面横幅上,醒目地写着三个大字:“钢刀连”。
这个以“钢刀”命名的中队,荣誉室里没有钢刀。
“钢刀”的边缘隐藏在历史的深处——
这支队伍诞生于篝火时代。经过139场战斗,获得2个集体功德,2个特功,2个一级功德。那一年,他们参加重大作战任务,克服困难,不怕牺牲,被中央军委授予“钢刀连”荣誉称号。
“钢刀”的刀刃在年轻官兵身上闪过——
83年的激情过后,一代又一代青春的面孔在这支队伍里被淬炼成钢,闯入高原,驻扎在海上和边境,守卫边境,保卫国家。无论在哪里打仗,他们永远是人民的忠实卫士。
“要想把‘钢刀’打磨得更锋利,就不能做出假的风格。”
中午,阳光直射滇西大地。岗哨周围一片寂静。
突然,几个身份不明的人出现在岗哨前,并从后面拿出武器...接到简报后,一群官兵冲了出来。他们左手拿盾,右手拿棍,迅速出击,迅速制服了所有的“暴徒”。
战斗结束,官兵们把“打手”揪起来,拍掉身上的灰尘。原来这是中队组织的日常战备演习。虽然不是实战,但官兵攻防扎实。
“要想把‘钢刀’打磨得更锋利,就不能造假。”中队长王反应很快。
有一天,中队官兵刚结束夜间作战射击训练,突然接到上级紧急拉令。队伍一离开营地,就遭到了敌人的袭击。在王的指挥下,官兵们迅速多方出动,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交火。短短10分钟内,王带领官兵杀出重围。
“我们是‘钢刀’的后代,必须永远保持永不滚动的状态。”中队教导员戴东杰说。
2017年底,中队接到改造调整令。面对全新的培训课程,他们从零开始学习和实践。经过日以继夜的努力,中队的战斗力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2019年荣获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模范中队”称号,荣获一级集体创优。
近年来,该中队多次奔赴前线,官兵们时刻紧张备战,创建并维护了本部队9项训练记录,有43人被评为“军训标兵”。
中队每个班门口,都有一个“带着班魂的石头”。官兵们从野外训练回来的石头上,刻着他们的班级名字——“勇敢穿插班”和“狙击英雄班”...
这些名字来源于各个阶级的光辉历史。说到他的阶级荣誉,士兵就像珍宝。
“我们是‘钢刀’的后代,眼里没有‘退’字。”
“钢刀”从不卷刃的秘密藏在两件血迹斑斑的军装里-
那一年,战士钟参加了优胜大赛。过栅栏时,他的后背被铁丝网深深地划破了。疼痛和流血并没有阻止他冲锋。钟咬紧牙关,努力争取冠。
在表彰大会上,上级首长特别表扬了钟:“培养标兵要这样!”今天,这件血迹斑斑、破损的军装存放在中队的荣誉室。
今年1月,中队履职。为了完成任务,班长李自担风险跳了下去,抓起了悬崖边上警戒目标的保护装置...事后,大家发现李的军装已经破旧不堪,被划伤后还沾有血迹。
“我们是‘钢刀’的后代,眼里没有‘退’字。”王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在一次任务中,当时的排长和通讯员于遭到了敌人的袭击。余惨死,左臂中枪。上级安排罗志强回后方医院治疗,但他坚持战斗:“我们安排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不能离开。”说着,他拿着枪冲了上去。在随后的战斗中,罗志强一手拿着冲锋枪带领排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获得一等功。
"前辈们用我不可战胜的血淋淋的勇气把胜利写在了战旗上."王曰:“旗既已交与我,当以实际行动完成之。”
每一项职责都是一场战斗。
那一次,班长杨虎林和他的战友们在缉毒前线检查可疑车辆。当门被打开时,毒贩拿着匕首出现在他面前。杨虎林和他的同志们毫无畏惧地联合起来打击和制服了毒贩。
在一次临时行动中,官兵们在一间平房下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地下赌场。官兵以闪电般的速度制服不法分子后,在保险柜里发现了两支枪和大量子弹。
“插‘钢刀’旗的地方,我们就在那里扎根。”
2020年7月,王率队踏入营门。站在营房前,他的眼睛火辣辣的。
从排长到中队长,王在这个中队工作了7年。这些年来,中队官兵们爬上茫茫雪山,渡过汹涌的河流,四面八方作战,却从来没有长期驻扎的固定营房。
“不知道多少次了,新兵问我,中队的营房在哪里?野外帐篷要呆多久?”王说:“我告诉他们‘钢刀’插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扎根。”
旗指的是中队官兵想要的。
2017年12月31日上午8点,一纸命令明确了每个官兵的分配去向,明确要求12点前调整到位。
许多官兵离开老单位时都充满了悲伤。然后,大副和骨干谈,支部委员和战士谈...11点55分,一支40多人的队伍整齐的拿出来,告别熟悉的战友和熟悉的战斗岗位,跑进了一个新的序列。
旗帜无声,见证忠诚。王指着战旗说:“战争年代,我们听党的话,跟党走,‘钢刀连’继续冲锋陷阵,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如今,面对改革强军的浪潮,我们依然是党称为干就干的队伍。”
那一年,大院里发生了森林火灾,威胁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和财产。中队官兵响应命令,连续作战4天4夜。他们打了40多公里的火线,挽回了50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那一年,训练场发生泥石流灾害,中队立即赶赴一线救群众清泥,转移到三个任务点,连续奋战8天8夜,使群众和河岸由危转危为安。
近年来,中队参与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扑救森林火灾等10余项急危任务。中队官兵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变成了一次又一次为人民服务的模范行动。
简要评论
永党是一个新时代
云南武警总队某支队机动一中队的官兵们,始终把自己的信念镌刻在心中,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把自己的青春热血洒在祖国身上。83年来,这把“钢刀”并没有失去锋芒,在强军的征途上不断书写新的辉煌。
坚定不移的优势来自绝对的忠诚。“钢刀”在新时代的成就和荣誉,是强军思想的结果,是红血不断的证明。面对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地,中队官兵始终保持着听党的话,跟党走的绝对忠诚,磨炼着自己过硬的战斗和打赢的本领,锻造着一支纪律严明、作风硬朗的钢铁队伍。
边缘不减,来自不断的锐化。面对复杂的任务环境和全新的任务要求,中队官兵在训练和执勤一线创造新战术、挑战新任务,不断提高能力标准,努力提高技能。他们以“钢刀在手,坚不可摧,钢刀出鞘,势不可挡”的精神,勇于“加钢淬炼”自己,将时代的内涵注入“钢刀”精神。
新征程的号角吹响,强化军队的目标就在前方。我们要学习第一机动中队官兵的战斗精神,不断磨砺自己,勇闯新时代,在火热的军营里写出优美无悔的奋斗诗篇!
这篇文章发表在9月24日的《人民解放军报》01版和0 4版上
标题:(评论)历经139次战斗洗礼,“钢刀”传人时刻保持永不卷刃的状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