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喜报
本篇文章1566字,读完约4分钟
8月26日下午,上海市医学会第36届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上被第18届上海医学科技奖获得者授予,本院应豪教授获得标题的项目斩获第一届青年奖,刘志强教授主导的项目是
为了对接中华医学科技奖青年科技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从2019年开始设立青年奖,今年是青年奖的第一次审查,第一次评选有32个推荐项目,经过专家的两次审查最终得到了第一次青年奖的表彰奖励。
刘志强教授(左)和应豪教授(右)在现场拍照
获奖项目介绍
子宫段横行环状压迫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分娩时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与宣传(第18届上海医学科技奖青年奖)。
项目完成单位: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幼保健院
项目第一完成者:应豪
前置胎盘是严重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也是产科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严重者威胁孕产妇的生命。 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是前置胎盘分娩时止血的难点,而且近20年前置胎盘发生率显著上升,如何比较有效、迅速、简便地止血是产科临床急需处理的要点和难点。
本项目小组从2008年开始对此进行了多年的临床研究和探索,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
(1)创新提出前置胎盘分娩时出血的止血方法:年首先采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transverseannularcompressionsuturesinthelowersegmentofuterine,tacs )前置
(2)首次提出对前置胎盘生产时的出血进行子宫压迫缝合的时机,进一步减少出血和输血。
(3)首次提出“suture where need”手术止血的新理念和产后出血的新分类,规范临床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使产科医生更好地理解子宫压迫缝合术,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保障孕产妇的安全。
项目成员获得了上海市优秀青年医生训练人才计划,上海医疗工匠。 该项目进行了近260次全国学术宣传,举办了5次全国难治性产后出血学术会、10期产后出血临床技能训练和12期模拟实训,受益近5万人,提高产科医生生产时的出血处理能力,改善孕产妇结果,保障母婴安全
产科麻醉和分娩镇痛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宣传(第18届上海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完成单位: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幼保健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
项目第一完成者:刘志强
分娩痛是女性经历过的最强烈的疼痛、分娩期的疼痛、焦虑及激素水平的变化等,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剖宫产率也增加。 本项目历经10年,兼顾基础和临床,研究疼痛与抑郁的关系,完善镇痛管理模式,改善产妇焦虑和抑郁。 并实施剖宫产手术麻醉和镇痛的优化管理,建立精细化管理系统,保障母婴安全,促进产后迅速康复。
项目成果:
(1)首次建立改良产后抑郁症模型,创新开展氯胺酮在产后抑郁症新模型中的迅速抗抑郁作用和机制研究。
(2)在国内率先实现麻醉科医生24h驻外产房,提倡实施围产期全程优化镇痛模型:产前心理支持,生产中多模式镇痛和产后镇痛,预防和改善产后焦虑和抑郁。
(3)首次开展和建立产后经皮神经电刺激( tens )防治经产妇产后子宫收缩痛的方案。
(4)首次硬脊膜穿透硬膜外穿刺( dpe )和可编程间歇硬膜外脉冲给药( pieb )联合分娩镇痛新技术。
(5)率先开展双胎、子痫前期等危重产妇分娩期血流动力学优化管理的研究。
(6)率先提出剖宫产术期麻醉优化管理的加速康复理念,优化术前、术中、术后麻醉镇痛管理。
本课题得到了包括三个国家科学自然基金在内的共计11个基金项目的支持。 第一完成者近五年作为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了sci论文20余篇,发表了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参与了中国分娩镇痛专家的共识和产科麻醉指南的制定。
前排左四人是应豪教授
前排右四是刘志强教授
原标题:“喜报|一妇幼应豪教授、刘志强教授领衔项目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青年奖和三等奖”
阅读原文。
标题:【时讯】喜报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人民时评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中国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各类评论分析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人民时评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